接待系统官员:八项规定致工作量大减

2013年04月03日15:13  廉政瞭望

  接待被看作“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,它不是全局但事关全局,不是中心却牵动中心”。但在最严作风动员令下,力戒奢侈浪费成为一个指向标。这影响着数量庞大的各级接待办,也有望成为它们改变“喝酒办”恶劣形象、回归正常工作的契机。

  接待办,怎么办?

  文_本刊记者   徐浩程

  “八项规定”影响的不仅是官员,还有接待办。

  2月初,《新华日报》报道称,到苏北采访“八项规定”落实情况时,在不少政府接待办扑了个空。这些接待办的工作人员都下乡去了,“告别了会议室、大饭店,大家纷纷忙转型,开辟起‘第二战场’”。

  接待工作被认为“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,它不是全局但事关全局,不是中心却牵动中心。”

  但在作风动员令下,力戒奢侈浪费成为一个指向标。这影响着数量庞大的各级接待办,也有望成为它们改变“喝酒办”恶劣形象、回归正常工作的契机。

  “无所适从”的现状

  为落实中央“八项规定”,各省级党委一般出台“十项”规定,市级大多增加到“十二项”,县级再增加到“十四项”。

  这些规定不只针对接待,但接待,尤其是接待中的宴请,在当下政治语境与社会氛围下,无疑是最突出的内容之一。

  在层层规定约束下,接待办呈现出一个递进的“链式反应”。减负了、轻松了,是其中的第一反应链。

  “过去多的一天要负责四五场活动,订鲜花、拱门,买纪念品,安排住宿,制作接待手册,安排参观线路,与相关部门对接,忙得真是脚底朝天。现在好了,这些繁文缛节全砍了,我们的工作量减了一大半。”江苏宿迁市宿豫区接待办主任叶润卿说。

  “用餐不得超过50分钟”的严格规定,不上“高档酒”的宴请要求,也让接待办感到轻松。

  当然,轻松、减负也意味着接待工作量的大幅度减少。

  “接待少多了,几乎没有人来。有几个县春节后到现在几乎没有一起接待,几个月没有产生接待费用。”皖南一名接待系统的官员告诉记者。

  在他们看来,正常的公务接待有时也能免则免。该市民政系统的一名官员告诉记者:“我们最近有一项业务想请省直对口部门来指导。电话打过,得到的回答是‘不去。’我说,‘那我们登门请教?’对方立即说,‘别来,概不接待。有事电话联系。’”

  而该市商务局半年前已经联系确定下来的考察,也被对方以“不方便接待”为由婉拒了,“让我们工作很被动”。

  闲下来的接待办纷纷转向“第二战场”。

  江苏邳州市邳城镇负责接待工作的谭运海,就忙着修复扩建文庙的活。他说:“现在来参观的单位,大多轻车简从;帮助景区解决实际困难的,也不用备饭了,接待任务轻多了。现在,我们主要把精力投入到镇文庙建筑群开发建设的论证与规划上。”

  其余有的下基层慰问群众、有的开展民生活动。实在没有忙的,“那就学习文件吧。”上述官员笑称。

  采访中,也有接待系统官员表示担忧,告诉记者:“真不知道怎么开展工作了,有点无所适从”,“公款大吃大喝、奢侈浪费肯定要反对,但正常公务接待还是要的嘛。”

  “水涨船高”的寄予

  无所适从与接待办被寄予的期望显然不符。

  新中国的公务接待工作规范化始于1958年的第一次全国交际接待工作会议——沿袭国内革命时期的惯例,当时全国各级党政机关的接待部门多称为“交际处”,实为抗战时期的“延安交际处”的“复制品”。

  此后,“交际处”逐渐更名为“接待办公室”。不过,它们最初多是党委办、政府办“两办”的一个科室,地位并不高。

  等到改革开放以后,各地区、部门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,公务活动范围不断拓展。以河南为例,2007年,该省接待办就接待省部级以上任务336批,比2003年增长48.67%,接待人数增长213%。而2012年陕西榆林市更是接待1056批,11239人次,平均每天6批、63人次。

  巨大的公务接待量需要一个独立部门来承担。接待办获得了第一次壮大的机会,大部分从“两办”分离,单列为直属单位。

  而这几年,繁重的招商引资让接待办再次壮大,众多县级接待办出现。2008年,西部某县就在相关文件中明言,“为适应本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,进一步发挥接待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工作职能”成立接待办。

  在接待被赋予以“第一窗口、第一面孔、第一环境”展示一个地方形象的重任后,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对接待办、接待工作愈加重视。

  接待办主任一职往往由党委办副主任或政府副秘书长兼任。水涨船高,接待办级别也不低。比如,县级政府的接待部门一般为科级单位,领导则属“高配半级”。而除编制内员工外,接待办还会招聘大量人员,充当后备接待人员、解说员,扩大接待实力。

  在“礼多人不怪”等传统思维的影响下,接待工作逐渐走向极端。“领导满意,来宾满意,是我们的最高标准”成为大多数接待办的工作要求,超标准接待成为普遍现象。

  遭遇“八项规定”的急刹车,接待办在惯性牵动中感到“无所适从”的晃动,也就在所难免了。

  接待新规?

  3月初,川东某市接待了一批考察人员。晚饭时,还未等众人落座,就有人将窗帘刷地拉上。一楼的这个包间,紧邻大街。这并不是一家豪华餐厅,最终人均消费不过80多元,但他们还是担心被窗外行人拍下来。

  “希望中央、省级相关部门就公务接待人员、标准尽快制定出台科学严谨、程序规范、操作性强的规定。”在采访中,数名接待办官员一再向记者强调,“有了明确的接待标准,大家才好开展工作。”

  纪检监察系统官员也呼吁:“只有出台详细的规定,才能界定何谓奢侈浪费,何谓大吃大喝,进一步开展监督查处工作。”

  2月中旬,安徽率先出台了《安徽省党政机关国内公务考察及其接待管理暂行办法》,规定“接待用餐每天不超过90元、宴请标准低于人均100元、住宿费自行解决”。

  北京1997年规定的标准是:副部级以下(含副部级)干部每人每天伙食费标准最高不超过90元;局级以下(含局级)干部每人每天伙食费标准最高不超过70元。

  在现实情况下,70元和90元的标准执行显然非常困难。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表示,这些规定根本就做不到。

  “党政公务接待应制定全国统一的接待细化标准。”国家行政学院汪玉凯教授认为。

  更大的难题是“如何界定正常的公务接待?哪些是正常的公务接待?”上述官员虽然在接待办任职多年,但也难以给出一个明确的范围。

  “我手机上经常有倒卖假发票的短信广告,我在基层工作时也经常遇到报销中的违法违纪现象,发票腐败已经到了难以容忍的地步了。” 山西省改革创新研究会会长吕日周近日建议说,治理公款吃喝腐败,首先应当取消公务接待报销制度。

  尽管有专家反驳称:“取消公务接待从理论上来说行得通,但在现实情况下很难操作。正常的公务接待没有必要取消,也取消不了。”

  但接待办在多年快速发展之后,确实毁誉参半。

  如果改革接待办,“可以回到‘两办’去。”一位纪检监察系统官员看来,“接待办还是有存在的必要,相比部门接待而言,接待办更规范、更专业。”

  不过,有专家预测,更可能的路径是与机关事务管理局合署。

分享到:
猜你喜欢

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

保存  |  打印  |  关闭
  • 新闻美媒:中国向中朝边界调集军队
  • 体育亚冠舜天2-0首胜 国安平与榜首同分 视频
  • 娱乐身边人证实:王大治未离婚 疑借董洁上位
  • 财经城市天然气价格黑洞:高盈利却仍喊涨价
  • 科技传苹果第二季开始生产新iPhone
  • 博客郎平:怀念战友陈招娣 上海罕见天象(图)
  • 读书半世飘零功过谁说:张学良幽禁秘史
  • 教育高中生下跪喂父母吃饭被指作秀(图)
  • 育儿跟汤唯学习准妈妈的唯美穿衣法(组图)